生存即是唯一目标 击溃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容易? 逝去的青春、惨淡的事业、破碎的家庭……都有可能将一个女人推入深渊。然而,当所有的压力和困难袭来,生存就是唯一要做的事。 9月1日下午,我们相约在一家小咖啡馆。 刚坐下没一会儿,一个高挑纤细的身影便走了进来,她穿着一件白色T恤,下身着一条黑色短裙,一头长发随意地披散在肩头,看起来有些凌乱却又不失美感。 这位名叫杨丽的女人称,她不能承受的生活之重来自“命运”。“成功者都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拿出来熬成鸡汤,但大部分人即使足够努力,也注定要孤独地忍受生命的低潮。”她紧紧地咬着嘴唇,神情沮丧。 看着她萎靡不振的样子,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。 聊起自己的工作经历,她戏称,自己曾是五线城市(小县城)的一名普通创业者,与风口行业不同,她开了一家实体服装店。头几年,由于客流量较多,收银台还时常出现排队现象;后来几年,当地人纷纷外出打工,小店门可罗雀,迫不得已关门了。 “没了稳定的收入,家庭接着出了问题。”她说,“老公交了几个酒鬼朋友,成天喝的烂醉如泥,也不督促小孩学习,成绩一落千丈。” “既舍不下孩子,又管不住老公。”对杨丽来说,从一个高傲的女人到对老公唯唯诺诺,人生境遇的落差之大让她几近绝望。 2018年初,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——“离婚”。然后,她把小孩交给父母,只身来到北京打工。 幸运的是,在北京就业机会多,找工作容易多了。2018年3月,她和许多人一样,被卷入区块公司,也曾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待。 “区块链是属于我们大家的机会。”她当时坚信,区块链在某种程度上能实现公平和自由。 听她说,最开始工作非常积极,通常忙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收拾回家,后来创始团队在公司群里发了一句“对不起”,就再也联系不到了。 之后的几天,杨丽与几位同事四处找他们,但终究一无所获,最后不了了之。 到年底,她又被迫换了两份工作,白天忙的像陀螺,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,才会悲从中来,眼泪忍不住往下掉。 回望近两年来的经历,一切都是那么不如意。“活不起,又不能死,我的人生何其不幸。”她自嘲道。 拼命是因为“输不起” 即便如此,在杨丽的身上,我仍看到了一股女人身上的“倔犟”劲儿。 “现在我什么都没有,只能押上一切‘赌’一把。”她告诉核财经APP说,“在北京的一年多时间里,虽然工作起色不大,但在币圈结识了几个好姐妹,既增长了见识,又能一起屯币赚钱,这个状态并不坏。” 看得出来,她的内心非常脆弱,却很容易满足。 2018年下半年开始,币市入熊,不少人在不断“抄底”中血本无归,整个行业充斥着维权、裁员和倒闭潮。 幸运的是,杨丽在一位币圈分析师朋友的带领下,频繁做短线,多次套取成功。 在她的认知里,炒币虽然像极了“赌”,但有了朋友的精准预判,十有七八是安全的。所谓“小赌怡情”,失之无忧,得之幸喜。 每当此时,她们姐妹四人的微型“币圈小姐姐群”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。“大家在群里乱喊乱叫,撒欢似的下红包雨。”杨丽说着,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 据了解,她们的“币圈小姐姐群”里,除了一位有经验的分析师外,其余三位都是小散。而这个群能组建起来,还受益于先前那个跑路项目。说白了,都是踩过区块链公司坑的姐妹。 日积月累下来,杨丽攒下的这些蝇头小利也变得颇为可观。 “币市得意,职场失意。”惬意的晒单与获利后的喜悦总是短暂的,但杨丽的工作一直不太顺心,除了拼命的加班,还少不了同事的排挤。 “身累,心更累。”她说。 冷静的思考后,杨丽想从根源上做出改变。因为,凭上班赚钱,虽然是最靠谱的路,但来得太慢,更没有安全感。 于是,自2019年4月起,她一边帮分析师朋友打理一些杂事,挣一份托底的钱,一边在其朋友的帮助下做起了“炒币”的营生。 所不同的是,这个女人的“野心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远大。相反,她始终是平静且温和的,置于充斥着暴富梦的币圈,她的“梦想”并不夸张。只是,在浮躁的币圈中,多了一个不甘于平庸,又渴望向上一搏的人。 她认为,炒币很重要的一点,千万别本末倒置。 “从币圈人的眼光来看,千万不要把某个项目的什么共识、什么架构、多少TPS当成决策性依据,除了比特币,我认为主要看项目方是否会拉盘以及放出消息的真实意图。”杨丽表示,既然做着炒币的事,就不要研究技术。 区块链之殇,大抵如此。 慢慢的,尝到了甜头的她,遏制不住内心的寂寥,在现货和期货中的倒腾变得频繁起来。8月29日凌晨,敷好面膜的她,在一阵困意中小憩了片刻,意外就此发生:BTC期货爆仓,折损1.42个BTC。 “折腾了一年多的积蓄,瞬间就没了。”经此一役,杨丽入币圈后的大半心血付之东流。
|